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备份栏目  >  2020改版  >  校友风采  >  媒体理工人

史晓刚:从细分领域入手,做一款用心的智能眼镜

访问次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15-12-02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供稿:校友会办公室 崔雨涵    编辑:校友会办公室 赵书静
 
【编者按】史晓刚,2010年入学,就读于信息与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5410901班,在校期间曾担任学校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。

史晓刚,骁龙科技创始人兼CEO。生于90,硬件发烧友,从小对科技十分痴迷。大学期间,曾担任学校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,全身心投入科技竞赛与科研项目中;2013年,他加入了华为,负责手机硬件的研发;在此期间,他接触到了智能眼镜,认为这是一项能真正改变人类未来的技术;2014年底,他选择离职创业,想要通过技术,做一款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。
 出身华为
毕业于北理工的史晓刚,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狂人:入学之初就开始提前自学嵌入式软硬件方面的知识,四年的时间几乎都放在了科研项目上。担任学校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的他,为了项目研发进度,基本吃住都在自己的实验室里。尽管十分辛苦,却是史晓刚十分难忘的一段时光。由他主导研发的一架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,在大二时获得了“挑战杯”竞赛一等奖。毕设的时候,他还做出了一套“基于DSP+FPGA的雷达信号处理系统”。大学期间硕果累累的的科研成绩,让他毕业后顺利拿到了华为的offer,从事智能手机硬件的研发。
“华为是我真正敬佩的一家民族企业,崇尚技术,低调务实”史晓刚如是说,在华为近两年的时间,他学到了很多关于技术、研发流程与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的东西,对他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,“但大公司很多事情都很末端,我想做一件真正有成就感的事情”。
 一个用未来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
史晓刚注意到,市场上有很多可穿戴的电子产品,然而并不能真正服务于用户。很多智能电子产品完全成了研发者和营销者“自己的狂欢”。接触到智能眼镜后,他和很多专家探讨这方面的内容,认为这是一项能够真正改变人类未来的技术。于是他打算离职,开始创业,创立一家专注于智能眼镜产品和增强现实技术研发的科技公司,第一个市场切入点选择了运动骑行领域。之所以选择骑行作为出发点,史晓刚做出了如下考虑:
1.骑行人群对“信息近眼显示”和“解放双手”的需求强烈;
2.人群基数大,增长速度快,追求炫酷,对于新兴科技产品的接受能力强;
3.购买力强;
01
01的过程是极度艰难与痛苦的,组建技术团队、寻找资金支持,四处跑资源,压力巨大,那段时间史晓刚跑瘦了一圈。他拿出大学搞科研时的拼命劲儿,终于拿到了种子资金,
并且找到了一帮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梦想的兄弟。今年5月份,骁龙科技正式成立。初期做产品的时候,史晓刚和他的团队考虑了很久,最终选择了运动领域作为市场切入点。Handsfree就是他们团队专门针对骑行研发的一款AR智能眼镜。
做到极致
要做就做到极致,从硬件到驱动到APP,都是由史晓刚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。团队目前有15个人,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,几乎7*12小时在拼命的努力。将近一年的时间,史晓刚和他的团队以一种高质量的结果将产品做到了开模程度,还有一个月进入量产状态。“我希望通过技术创业能够真正的改变人类生活,但是增强现实和智能眼镜确实还处于行业发展早期,显示、交互、续航等技术都不成熟,所以我们从细分领域入手。
关于未来,他将专注于智能眼镜产品研发,拓展在不同垂直领域的应用,同时沉淀自己的技术,最终等待时机,将它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众消费品。
来源:
分享到: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开心网
人人网
豆瓣网
分享到: 微信 (备注: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分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