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备份栏目  >  2020改版  >  校友风采  >  媒体理工人

伍捍东校友:我给“神舟”“天宫”做天线

访问次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16-12-24   


   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校友用他的微波天线制造技术,给“十一郎”和“二丫”牵上了红线。      
    他就是北理工1973级校友——伍捍东,北京理工大学微波技术专业毕业生。虽年过花甲,但仍初心未改,希望为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!

   


敢为天下先
   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由于微波技术和航天工程的准入门槛相当高,没人相信民营企业可以参与航天工程。但伍捍东却突破重重困难于1993年成立恒达微波,打破这一惯例,与母校携手,多次参与到国家航天工程之中。    
    作为北理工校友,伍捍东长期与母校相互合作,相互支持,携手发展。2003年,恒达顺利承担了神舟五号地检测试设备的研制配套任务;随后参与研制的“微波雷达天线”分别安装在“天宫一号”和“神舟八号”飞船舱外;今年,他又成功参与研制“神舟十一号”和"天宫二号"空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神舟十一号”和"天宫二号"交会对接

甘为孺子牛
    谈及理想,伍捍东感慨万千:自1973年进入北理工学习微波技术专业以来,自己便有了一生从事微波技术研究的微波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。      
    而对于恒达微波,伍捍东看来,更像是传承微波技术的一所学校。在公司里,不论职位高低,员工见到伍捍东,更愿意亲切地叫他一声“伍老师”。已经走过21个年头的恒达微波,用民营技术为国家发展作出了不俗贡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嫦娥三号探测器
    “其实嫦娥三号也有我们的产品。”伍捍东很自豪,“将来嫦娥五号也会有我们所设计的产品。”时年62岁的伍捍东看来,“目前最大的危机感恰是技术的传承性。”他说,目前在中国,本科开设微波专业的学校少之又少,正因为微波专业的生涩难懂,这一门槛较高的领域技术人才更是紧缺,“微波技术的书过去被称为‘天书’,微波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,看不见摸不着,还能携带信息、能量,穿透介质,是一个奇特的物质。”

来源:
分享到: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开心网
人人网
豆瓣网
分享到: 微信 (备注: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分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