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备份栏目  >  2020改版  >  会刊文苑  >  校友文苑

抗战胜利70周年回忆

访问次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15-06-29   

供稿: 陈平中  校友  编辑:校友会办公室 霍红宇

     2015年9月,北京理工大学将迎来建校75周年华诞。为了展现母校辉煌的办学历史,分享母校赋予的珍贵的精神财富,再现75年发展历程为母校做出贡献的人物和师生风采,回忆那些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会被淡忘的校园趣事。特向全校师生及海内外广大校友开展“北理缘,一生情”征稿活动。本期推出延安自然科学院二甲班陈平中校友的《抗战胜利70周年回忆》。
    
    
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,回想这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,不禁使我浮想联翩,心潮澎湃,想吐出我心中蕴藏已久的话。
    我的幼年、少年、青年是在流亡生活中度过的,是在战争的烽火中成长起来的,亲自目睹了中国历史上四次重大事件。1931年9月18日,日本人攻占了东北三省的奉天(即现在的沈阳)。当时我正在奉天,还是个幼儿,没有很多的记忆,只记得大人在整理行装,准备流亡,我随家人到了北平(即现在的北京)读小学。1937年7月7日,日寇又攻占了北平。炮声隆隆,枪声不断,家家户户大门紧闭,学校停课,商户停业,街上乱哄哄的,日本鬼子抗着大枪,在街上耀武扬威,吼叫着横冲直闯。我又随着家人流亡至天津,天津失守后,又流亡到了重庆。日本鬼子经常空袭重庆,几乎每日都要往防空里跑。这些辱国情景我没齿难忘,在我幼小的心田中播下了要一雪前耻的种子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,终于长出了抗日救国的幼苗。
    得益于父亲的教诲,我找到了人生的航标。我了解在东欧有个苏维埃国家政权苏联,中国有个抗日根据地延安,共产党是积极抗日的,要抗日救国,就要到延安去,参加到抗日救国的队伍中。
     延安的生活确实极其艰苦,住的是土窑洞,冬天没有取暖设备,夏天没有制冷设备,没有电灯,没有自来水。我们自然科学院在半山坡上,宿舍是土窑洞,离山下不远,吃水就到山下小水沟去挑。教室是石窑洞,可以留几个窗户,白天可以借窗外光线照明,晚上用半尺高、直径约5公分的小油灯,捻一个棉花条,放在油灯里,点燃小棉捻看书学习。听大课、大报告一般是在露天,坐在地上,大腿当桌子记笔记。秋收时要停几天课,男同志和身体好的女同志割谷子、挑谷子;较弱小的女同志搞后勤,烧水、为同志们拆洗棉衣、棉被,(一年发单、棉灰色军装和帽子各一套)。小米饭,南瓜炖土豆是我们的日常饭菜,每周六可以打一次牙祭,(即是改善生活),吃一顿馒头和羊肉炖土豆(或南瓜),还发几个西红柿,当水果吃。延安是非常艰苦的地方,但也是最快乐的地方,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革命大家庭。回想那段时光,真是我一生记忆最深刻,影响最大,最快乐的岁月。我在延安自然科学院读书,开始上的是工读班,半工半读,每周上五天课。到院内实习工厂做半天工,开始是用废铁下脚料做小证章、纽扣,用空罐头盒旱个把做水杯,不久因没有任务,就完全脱产学习了。延安的氛围也是以苦为乐,苦中有乐的好地方:唱歌、跳舞、扭秧歌、听大合唱、看秦腔(地方戏)娱乐活动也不少,到处是欢声笑语。同志间像兄弟姐妹一样,互相关心爱护,行军路上,遇上急流险滩,过封锁线,两个男同志主动照顾一个女同志;冬天过河,水太凉,女同志每月特殊情况时,男同志就主动背女同志过河。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男女比例是28:1,同学之间互相关心,互相照顾,是战友情、阶级爱,不是性别情、男女爱。延安虽苦犹乐,住的虽不是高楼大厦,没有暖气空调;但延安的窑洞却是冬暖夏凉,延安的小米是养人的,女同志吃了脸色红润可爱,男同志吃了威武英勇。
     1945年8月1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,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当时我正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,院址在文化沟山腰上,离山下不远,离大街不到一里地,同志们听到这一喜讯,都兴奋的跳起来。全院同志不约而同的跑下山,带上鼓,敲着锣,走上街头,庆祝小日本无条件投降,扭着大秧歌,喊着口号,庆祝队伍敲锣打鼓、口号声、歌声、载歌载舞。人流从四面八方跑来,愈聚愈多,街边的老百姓开始看热闹,后来也情不自禁的参加到庆祝队伍中,狭窄的延安土街上,人山人海,汇成一个欢乐的大海洋。看到此情此景,诗人艾青情不自禁、饱蘸笔墨写下了激情洋溢的诗篇《人民的狂欢节》,“迎接欢乐,款待欢乐,欢乐是今天夜晚最高贵的客人。”按现代时尚语,真正是“今夜无人入睡”,是延安的“嘉年华”。欢乐的人们余兴未尽,红彤彤的太阳已在东方升起。在人群缓慢散去的路上,又遇见一些动人的场面,延安街边的小面铺老板,手中端着面条,极其热情的请同志进去吃面条,口喊着今天吃面条或烩饼(等于打牙祭)不要钱。只听到谢谢声,没看到有人进去,延安人人会唱的一首歌,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更不会去白吃群众的面条,延安的百姓爱国热情都很高。“迎接欢乐,款待欢乐,欢乐是今天夜晚最高贵的客人”。
     我目睹了国家“两荣”“两辱”的四次历史事件,我非常幸运,能与全国人民共庆抗战胜利70周年,和世界人民共祝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。在硝烟岁月中成长,对我也是一种难得的历练,晚年生活力求从简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我认为简单即是幸福,平凡即使自由,淡薄即使快乐,我很知足,所以能够常乐。    
  

来源:
分享到: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开心网
人人网
豆瓣网
分享到: 微信 (备注: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分享)